Friday, September 23, 2016

力抗大腸癌,多吃蔬果準沒錯?3觀念別搞錯

「你一定是肉吃太多、青菜吃太少啦!」突然聽到朋友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消息,許多人會下類似的結論,並且鼓勵朋友養 成多吃蔬果的飲食習慣。然而,力抗腸癌,多吃蔬果一定沒有錯嗎?當然不!除了量之外,更重要的是「吃法」,以下由營養師分享3個常見的NG蔬果飲食觀念, 並說明如何吃才能提高防癌力和抗癌力。

NG觀念1:茹素者蔬果吃得多,罹患腸癌風險較低?
大千綜合醫院營養師林瑞媛表示,多補充膳食纖維可以幫助腸道蠕動、促進排便,減少食物停留腸道引發變質的機率;各色蔬果類中的植化素,如多酚類、茄紅素、蒜素、類黃酮素及吲哚,也能降低細胞癌變的風險。不過,多吃蔬果或只吃素,不代表就能與大腸癌絕緣!
各色蔬果類中的植化素,如多酚類、茄紅素、蒜素、類黃酮素及吲哚,能降低細胞癌變的風險。
各色蔬果類中的植化素,如多酚類、茄紅素、蒜素、類黃酮素及吲哚,能降低細胞癌變的風險。
大腸直腸癌致病原因,包括:飲食、基因突變、環境及遺傳等因素。素食者往往忽略6大類食物的均衡攝取,蔬菜水煮汆燙後拌上橄欖油,加碗雜糧飯就認為是營養,另外飯後再來一杯蔬果汁便以為可增加精力。
大量纖維雖可暫時刺激腸胃蠕動,有利排便,但就長期觀點來看,會因為長期營養不均衡而虛弱,體重減輕,導致腸道細胞處於嚴重缺氧狀態,人體抑制癌細 胞分裂的自我檢測機轉也會受影響,誘發腸道基因突變,這種情況下,細胞癌變只是時間的問題。另外,在吃素前已有大腸息肉的人,未來仍是大腸癌的高危險群。
生吃蔬菜帶著一定的感染風險,免疫力較差的病人、老人和小孩,最好不要生食。
生吃蔬菜帶著一定的感染風險,免疫力較差的病人、老人和小孩,最好不要生食。
NG觀念2:烹調會破壞營養素,生食蔬果沙拉最顧腸?
吃沙拉養生的風氣盛行,但蔬果生吃未必比較健康!林瑞媛營養師表示,生吃蔬菜的確可以保留住其中重要的酵素成分,避免酵素在加熱烹煮的過程中受到破 壞。但是,生吃蔬菜還是帶著一定的感染風險,很多人為了健康,不但生吃蔬菜,更要生吃有機蔬菜,而有機蔬菜的生物性危害風險相對較高,昆蟲爬過菜葉長佈滿 寄生蟲與蟲卵,對於免疫力較差的病人、老人和小孩,最好不要生食,容易感染,建議吃熟食比較安全。
另外,有些蔬菜絕對不能生吃,會有中毒危險。舉例來說,豆類含皂素,未煮熟吃容易造成出血性腸胃炎;生吃含有秋水仙素的金針,有腸胃炎的風險;竹筍生吃則有氰化物中毒的危險。另外,生菜含有較高的鉀離子,腎功能較差的病人也應避免生食蔬菜。
其實,蔬果煮熟了再吃也有好處。林瑞媛營養師指出,加熱有助於生菜中的纖維質軟化,並將營養素釋放出來,方便腸道吸收,而且加熱也可以破壞硬且厚的細胞壁,進而增加菜餚中植化素的含量。植化素可以避免自由基傷害人體正常細胞,進而降低細胞癌變的風險。
腸癌病友治療後的蔬果攝取原則與一般人沒有太大差異,注意天天彩虹蔬果579,並於烹調前確實使用流水沖洗乾淨即可。
腸癌病友治療後的蔬果攝取原則與一般人沒有太大差異,注意天天彩虹蔬果579,並於烹調前確實使用流水沖洗乾淨即可。
NG觀念3:不管有沒有罹癌,蔬果吃法都一樣?
雖然外表一樣,但大腸直腸癌患者因體內癌細胞搗亂,生理機能不同於正常人,保健腸道、遠離腸癌的作法自然不同。林瑞媛營養師表示,腸癌病人在化療期 間因腫瘤或藥物的關係,白血球受到抑制,抵抗力變差,此階段應避免生食或烹調不完全的食物,以免吃到殘留農藥、潛藏的微生物或蟲卵,可能會增加感染風險, 甚至發燒、腹瀉。水果則建議先沖洗後再去皮食用。
另外,治療期間盡可能維持均衡飲食,建議癌友先吃高蛋白、高熱量食物,若一次進食太多高纖食物,易飽脹,恐影響每日總熱量及蛋白質攝取量,造成營養不良而影響治療。
腸癌治療結束後的飲食則應由「抗癌飲食」轉為「防癌飲食」,以避免癌症復發為主要目標,此時的方式與一般健康人無異,只要把握每天膳食纖維總攝取量 25至35公克,以及「蔬果彩虹579」的飲食原則,多樣化攝取不同種類和顏色的當季新鮮蔬果,並於烹調前確實使用流水沖洗乾淨即可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